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减灾论文要求(防灾减灾议论文)(2)

来源:中国减灾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4、 三峡大学怎么样? 三峡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与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。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

三峡大学怎么样?

三峡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与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。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前身成立于1978年的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学院,隶属于水利部、能源部、电力工业部、国家电力公司,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,成为“211工程”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原湖北三峡学院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、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。

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,1978年开始本科教育,是国家第一个学士学位授予机构,199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,1998年开始博士研究生培养。 学校面向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60多个国家的招生工作,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进入了一本招生行列。

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,优秀本科生免予硕士研究生资格、少数民族预科生资格,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和政府奖学金学生(CSC )资格、本科临床医学专业)英语课)来华留学生资格,免予地区学生资格。

学校由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政府共建,是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大学。 2018年,学校被省政府列为“国内一流大学建设大学”,水利工程、土木工程、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列为“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”。 目前,三峡大学已经成为水利电力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、综合办学实力强、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。

学科专业

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、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;“十二五”期间获批准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;“十三五”期间获批准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; 拥有法律、教育、工商管理、会计、电子信息、临床医学等19个类别27个领域的硕士学位点。 拥有30所学院、72个本科专业,涵盖理、工、文、医、经、管、法、教、艺九大学科门类,其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,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。 批准国家优秀技术人员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,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; 省级战略性新兴(支柱)产业规划9项,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项,省级“荆楚优秀人才”协同育人规划3项; 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、国家级公开课程2门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、国家级策划教材3份、省级精品课程20门、省级公开课程4门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、省级精品线上开放课程1门。 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,3个省级教学团队,2个省级试点学院,1个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计划项目。 目前,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2135人,博士、硕士研究生4485人,来华留学生1400人。

师资队伍
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96人,其中教授301人,副教授705人,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14人,隶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(水利工程组)。 博士生导师133人,硕士生导师1180人; 拥有整个学科的教授任职资格审批权。 批准湖北“百人计划”5人,“楚天学者计划”定向学科50人,“楚天学者计划”特聘教授、讲座教授及楚天学子人选100余人。 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、专家20余人的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、专家60余人; 学校聘请了包括诺奖获奖者蒙代尔和21名院士在内的200多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。 学校是“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中”。

基础设施

学校占地面积3000多亩,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。 有各类教学实验(实训)中心19个;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,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,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,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;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万余台,设备总额达5.56亿元;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90多万册,外文电子期刊约2万种,外文电子书150多万册,外文数据库50多个,各类数字资源60TB; 建成了16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,其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,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。 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,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。 2011年被评为“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”,2012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66个本科试点单位之一。 2014年获得“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建设20年突出贡献奖”。

人才培养

学校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任务,确立高质量、高能力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,大力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、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改革教育5年来,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22%以上; 就业率保持在95%以上,居省属高校前列,学校是教育部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”高校。 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 2018年,学生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学科竞赛奖励632项,其家级奖励299项文化艺术、创新创业竞赛、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获得国家级奖励42项,省部级奖励80项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减灾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j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842.html



上一篇:减灾论文致谢怎么写(毕业论文没有指导老师怎
下一篇:减灾SCI期刊(灾害学期刊)

中国减灾投稿 | 中国减灾编辑部| 中国减灾版面费 | 中国减灾论文发表 | 中国减灾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减灾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